2025 LBE China Awards 作为中国沉浸式产业的风向标,吸引全球超300部作品参评。在8月初上海ChinaJoy 主舞台揭晓的科技科幻类奖项中,【文明一万年】凭借在科普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荣膺“最佳科普体验奖”,成为科技赋能科普的标杆之作。依托“科技 + 文化”的创新融合模式,该项目不仅在国内多个城市落地开展科普研学,更积极推进文化IP出海,向世界传递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当代价值。

 

1754632058186292.png

 

顶尖团队加持,构筑坚实学术支撑

【文明一万年】作为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重点打造的“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重大科普工程,其团队具备顶尖的专业实力。项目项目由北京大学人工智能方向顶级科学家、北京大学智能学院院长朱松纯担任总策划,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青年长江学者吕鹏教授担任总导演、项目负责人。团队汇聚了人工智能、社会学、历史学、建筑学、设计学等跨学科专家,协同探讨“大模型 + VR”的人工智能科普新模式,已发表高水平原创学术论文80多篇,并主办多次国内顶尖的学术会议,为项目的技术研发与内容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

 

 

国内落地成果显著,凸显科普价值

在国内落地实践中,项目的科普价值尤为显著。2025年5月18日,昆明市博物馆以“科技 + 文明”为主线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文明一万年・智能社会体验馆】项目正式落地。同期,淄博齐文化博物馆也引入该项目,两地均借助【文明一万年】的VR大空间定位技术,以科技还原中华文明发展脉络,构建起从古代到现代的完整文明链。参观者通过 VR 设备沉浸式 “亲历” 多时代场景,让原本停留在书本与展柜中的历史知识“活”起来。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提升了观众的参与兴趣与学习效率,更深化了博物馆与科技、教育领域的融合,助力场馆探索“科技 + 文化”传播新模式,吸引更多参观者走进博物馆,显著提升了文化传播与科普教育的影响力。

 

 

以文化传播为目标,推进国际化布局

该项目始终以“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故事”为核心目标。吕鹏教授明确表示:“‘文明一万年’是基地在智能社会科普方面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推动文化出海的关键实践。”目前,项目已与欧洲、中东、东南亚多国洽谈合作意向,其国际化布局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2024年,项目依托国际平台开启全球化传播:作为主宾省湖北展位核心项目亮相北京链博会,获CGTN专题报道;同年12月联合湖北国际传播中心发起“中外媒体武汉采风”活动,助推武汉城市形象海外出圈。2025年加速国际化进程:获CHINA DAILY深度专访,以《穿越“文明一万年”,邂逅智能社会的时空之旅》向全球传递中国科技文化融合成果;同步登陆“世界数字显示与元宇宙生态博览会”等国际展会,通过VR沉浸式体验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与现代科技融合的IP价值,实现从媒体传播到产业平台的双轨出海。备受关注的是,【文明一万年】第二集“农业文明”于2025 链博会完成全球首发。这一集内容延续了项目“寓教于乐”的核心精髓,借助大模型、LBE定位系统、多智能体协同等前沿技术,让观众化身“未来使者”,跟随队长穿越至宋代,沉浸式参与稻田插秧、科举赶考、抗蝗救灾乃至古代战争等经典场景。

这种以技术为桥的文化传播模式,打破了时空与语言的壁垒。依托VR大空间、LBE定位系统、多任务强化学习等核心技术,【文明一万年】将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转化为全球受众可感知、可参与的沉浸式体验。例如,海外观众无需深厚的历史知识储备,便能通过虚拟场景中的互动任务,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治理智慧与文化基因,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方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有效路径。

 

 

屡获国际认可,为出海增添背书

此前,【文明一万年】已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5年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AWHEIC),其在文化遗产教育与科技融合领域的探索获得国际认可。而此次2025 LBE China Awards“最佳科普体验奖”的获得,进一步印证了项目在技术应用与科普创新上的国际竞争力,为其出海布局增添了有力的背书。

 

 

未来,【文明一万年】将继续深化与海外机构的合作,在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地落地更多沉浸式体验项目,让八大文明篇章所承载的人类共同价值与中华文明特色走向世界,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中国科技新体验”。

标题:2025 LBE China“最佳科普体验奖”——“文明一万年”,以科技赋能文明传播,彰显国际影响力

地址:http://www.ok-sl.com/ozdt/40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