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6字,读完约3分钟

“我认为视频监控不清楚。 我觉得只要不承认罪行你们就没办法对付我。 怎么也想不到……”盗窃嫌疑人。 他在现场留下了痕迹“证言”。 现场物品拿出“指证”的,是濮阳市公安局建设分局刑事技术中队的连长、靳海涛。

墙上的报纸很烦人

“他很细心,总是有办法‘说’现场的东西”,他内心的细腻是同事们对靳海涛的一致评价。

2002年,濮阳市华龙区某村发生杀人案,刘某在杀人后将尸体分解解决,并多次清理现场,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警方未能找到较为有效的破案线索。 被逮捕的刘某这样说道:“我以为如果警察找不到尸体,也找不到杀人线索就没事了。” 李海涛到达现场后,仔细寻找可疑痕迹,张贴在墙角的报纸引起了他的观察。 “当时农村的房子很多人在墙上贴报纸,所以并不罕见,但那份报纸比旁边的报纸要新一些。 纸边也有一点毛,没有和旁边的报纸在同一时间贴。 ”。 靳海涛回忆说。 他在这张报纸后面的墙面上发现了几处米粒大小的斑迹,在查明这几处斑迹是血迹之后,事件很快就解决了。

年,濮阳市区诊所被盗,公共视频系统撬开门锁进入诊所,民警抓获嫌疑人,但由于缺乏确凿证据,嫌疑人未被发现盗窃。 犯罪嫌疑人李海涛在犯罪现场周边公共视频系统的资料中发现,他涉嫌在进入诊所前在附近的树下吸烟。 李海涛立刻赶到那棵树下,发现了那个烟头。 “当时,树边上有烟头,幸运的是发现了取证。 否则,这个证据可能就没了。 ”。 李海涛说。 根据从这个烟头里采集的dna和其他证据,许多逃跑的嫌疑人终于低头认罪。

足迹中的“秘密”

在银行抢劫事件中,深夜接到指令的鞆海涛和同事驱车赶到现场。 在调查了入口的情况之后,两名年轻警察想进去看看情况。 “站住! ’李海涛用手电筒指着门前的脚印,从脚印的方向看,嫌疑人很可能还在里面,直接进去很危险。 果然,根据银行内部的视频系统,嫌疑人拿着杠子躲在门后。 随后,增援的民警赶到,大家齐心协力逮捕了嫌疑人。 “我意识到逃不掉。 我要拼命了! ”被逮捕的嫌疑人说。 “多亏靳海涛的提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想起这件事,同事们还心有余悸。

业余海涛积极探索业务,他撰写的15篇论文在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dna+刑事技术破案技战术》《六拓一规范》刑事技术破案技战术》分别被省公安厅、濮阳市公安局评为优秀技战术。

“我的要求是精湛、博学的知识,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以证据为剑破译犯罪现场的密码,”李海涛说。

人物名片

李海涛从警察20年起,参与了6800多起案件的现场调查,其中,杀人案件等重大案件406起,尸检500余次,抽查各类痕迹物证6200余件……

他利用指纹、dna、脚印等消息成功破案。 413件,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被表彰,2次被表彰,获得“全省大练兵先进个体”、“全省入室盗窃成绩突出刑事技术人员”、“濮阳市劳动技术名人”、“濮阳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濮阳市优秀技术民警”和“濮阳市平安建设先进个体”等称号。

标题:“靳海涛:让痕迹揭开真相”

地址:http://www.ok-sl.com/xwzx/1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