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5字,读完约3分钟

■彭忠富

法国《世界报》评论说:“余华可以说是现代中国的巴尔扎克。”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巴尔扎克创作的葛朗台、高老人等人物早已家喻户晓。 作为擅长小说的现代作家,余华先后创作了《活着》等作品,通过余福贵、许三观等基础人物命运的起伏,细致梳理了中国近代的历史,展现出苦难、屈辱和希望。 余华说:“我认为我所有的创作都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 我的这个真相,不是生活中的真相。 ”。

随笔《一个记忆又回来了》中,论述了1960年出生的余华写这样一部小说的理由。 “我认为是自己成长的经历,决定在上世纪80年代写那么多血腥的暴力”。 余华最近出版的散文集《没有一种生活真遗憾》分为“一种记忆回来了”“文学音乐旅行”等三个部分,收录了《我的第一份工作》等几十个文案,从中可以看到真正的余华,进入他的“文学白日梦” 如果说余华的小说是世界闻名的伟大作品,散文更能体现他的艺术思想,最接近现实生活的余华。

本书是余华的散文经典,包含了对过去的回忆、对文学和音乐的认识、在旅行中看到和感受、对社会和整个历史的思考。 没有一个生活很遗憾。 一个生活都没有是不值得的。 所有的生活都充满了财富。 只是看你是挖矿还是没挖矿。 余华善于分析日常生活表象下隐藏的社会病灶,对我们所处的时代从外到内进行深刻的反思。 正如余华所说,“这就是我的文章,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感情、欲望、隐私等,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在《录像带电影》中,余华讲述了1988年在鲁迅文学院上学期间,和朋友看录像带电影的事情。 与当时的主流电影相比,不知道从这些哪条途径获得的国外电影向余华展示了电影艺术正常的叙事方法和表现。 “这些电影还没有被翻译。 我们不知道里面的人物在说什么。 模糊的画面上经常出现录像带破损后的闪耀条纹。 我们还在集中精力,揣摩里面的情节,佩服一些画面。 ”。 这些聚焦于人性善恶的电影被余华誉为“真正的电影”。 幸运的是,现在可以看这些电影了。 其实不仅是电影,音乐、文学、美术等艺术形式也经历了这样的曲折。

除了个人成长、经历、家庭生活外,余华也略谈对作家和作品的看法,从中可以窥见余华的艺术思想。 余华曾迷恋过川端康成和卡夫卡,他说:“川端康成沉浸在自然的景色和女性皮肤的光泽中。 卡夫卡总是倾听他的思想。 这是因为作为小说家,福克纳还没有完全到来。 无论川端康成还是卡夫卡,他们都是激进的个人主义作家。 他们的感受都是纯粹个人化的,他们感受到的惊人之处也在于此”余华认为成为作家并不难。 只要认识一点字,写一点字就足够了。 有文化的人成为作家,没文化的人也成为作家。

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行路人,我们希望像余华一样,在孤独中看到自己,遇见丰富的灵魂,遇见生命中的幸福和美丽。

信息推荐

法国本周将迎来新的高温天气

据法国气象部门预报,法国大部分地区将从上周日晚上开始迎来新的高温天气,预计将持续一周。 新华社发(法布里斯·桑佩尔摄) ...

标题:“我们都是世间的行路人 读《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地址:http://www.ok-sl.com/ozdt/9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