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274字,读完约16分钟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许芑南

创新需要勇气和潜力

创新感想:创新需要勇气,也需要潜力。 勇气来自于勇于担当、以人为本、敏锐发现内在、发掘机遇。 底气:艰苦朴素,来自于努力研究的工作方法。 善于探索,寻求严谨精干的专业基础,善于总结的实践经验困难,坚强的意志品质。

获奖项目: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与应用

蛟龙号第一次下水,在海面上溅起了漂亮的蝴蝶水花。 蛟龙号用机械臂灵活地将钛合金五星红旗插在海底1000米、5000米、7062米,蛟龙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潜水深度工作型载人潜水器……每当人们为蛟龙号的进步欢呼,一位老人都会悄然落泪

他是徐芑南,中国工程院院士,蛟龙号总设计师。 作为我国深潜技术的开拓者,他一生孜孜不倦的耕作、执着奉献,实现了中华民族“下五洋捕鳖”的深蓝色梦想。

互相补台,互不退台

20世纪80年代,许芑南积极投身海洋装备的研发,担任了4个水下下潜器的总设计师。 他创造性地开发了多态性载人深潜器和水下机器人,深潜器的工作深度从300米、600米、1000米迅速发展到6000米。 其类型为载人、无人、有电缆、无电缆。 其控制方法从载人操作、有缆遥控器迅速发展到无缆智能控制。

2002年,徐芑南担纲蛟龙号的总设计师,摆在他面前的是特别沉重的担子。

蛟龙号立项前,我国开发的最深的潜水艇只有600米。 从600米到7000米,跨越了非常大的技术,预计深度每增加100米,海水的压力就会增加10个大气压,这很困难。 同时,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蛟龙号涉及耐压结构和密封技术设计、高比强度合金材料加工成形技术、航行性能优化、水下定位、水下通信、自动控制等多个行业的前沿技术,需要联合国内数百家科研机构来解决难题。

徐莽南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着眼全局,统筹规划,严格遵守“计算分解、专家咨询、原型试验、实物考核”的研发流程,确保“能下、能工作” 上来,保护安全”的整体设计理念得到充分落实。

为了统筹蛟龙号12个分系统事业,他把各分系统的“任务输入、成果输出、约束和支持条件”,按照技术进度和经费编制表,按表办事,大大提高了效率和质量。 徐莽南说:“各个分系都做得很好,但放在一起不一定会成为性能良好的潜水艇。 所有系统必须相互合作,相辅相成。 ”在蛟龙号的研发过程中,所有的合作者都称赞了这位叫徐芑南的总师。 “互补台,互不解体”是徐芑南的再三大致。

徐莽南特别重视青年的培养,总是不保存自己的经验而传授给年轻人,想办法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到年轻的设计师队伍授课。 “球队各自的岗位非常重要。 为了防止潜水艇渗透到7000米深的海底,必须拧紧所有的小螺母。 不这样做,后果不堪设想。 ”。 徐莽南说。

潜水艇还是潜水艇

徐莽南的太太方之芬说,不管人多么累,一提到潜水艇,徐芑南的精神头脑很快就会旺盛起来。 他的生活很单一,“不只是潜水艇,而是潜水艇”。

尽管2009年蛟龙号首次参加海试,但已超过70岁,徐芑南多次被要求上船指挥,拖着装有药品、氧气压缩机、血压计等医疗器械的拉杆箱,与科研团队在一起。 他在水面上的指挥日程清晰、平稳,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

在两个多月的海试中,试验现场到处都是他的身影,不放过设备检查、技术问题交流、下潜步骤推敲等可能发生的危险性。 每次潜水艇下水,他都没有平静地坐在指挥室,而是在水面控制室呆了几个小时,没有错过水声通信回来的所有声音。

后续的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由于考海区较远,徐芑南不住在现场,但他一直在海试陆基保障中心,第一时间了解海试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 由于时差的原因,海考多在半夜或上午进行,但徐芑南没有缺席过。

在他的带领下,蛟龙号队用10年时间磨剑,实现了中国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的“从无到有”,创造了中国载人潜水的辉煌篇章,从浅蓝色到深蓝。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高翔

20年只是“求一个解”

本报记者谷业凯

创新感想: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感到非常幸运,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好时代。 我们这一成果的诞生是团队合作、长时间努力的结果,国家、浙江、相关部委和学校为研究创造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得到了学术前辈、同行、领域和合作伙伴的关注和支持。 十九大报告确定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系统。 这为我们的团队指明了今后研究的快速发展方向,在新时期的科技创新中也激励和鞭策着我们。

获奖项目: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煤炭是我国探明化石能源资源储量的94%左右,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最大能源支撑。 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排出的氮氧化物、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是引起地区霾等大气复合污染问题的重要原因。 中国总耗煤的50%左右用于燃煤电厂。 因此,实现燃煤烟气多污染物的超低排放对于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打赢蓝天保护战具有重要意义。

20多年来,高翔和队员不知道踩了多少次铁台阶,把台阶面擦得油光锃亮

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西北角,“灰头土脸”的锅炉房和秀美的校园风景有点不相称。 作为能源清洁利用国积分实验室的教授,高翔来的最多的地方是实验室的这个试制基地,20多年来,高翔和团队成员踩了几次这个铁台阶,把台阶面擦得锃亮,为了“求解”。

“由于我国点区能耗强度高、污染物排放强度大,空要改善气体质量,必须开发和应用更高效的燃煤污染物去除技术,实现燃煤烟气多污染物的超低排放! ”20世纪90年代初,高翔在老师森可法院士的带领下扎进了锅炉房。 “朋友开玩笑说,这20年来我一直在追求‘煤炭紧急性’。 ”。 高翔笑着说。

当时,引进国外燃煤污染物治理技术购买套装必须消耗数百万美元,而且国外技术对我国众多复杂的煤质等问题的适应性较差,难以达到长时间稳定可靠的超低排放要求。 尽管如此,当时外国企业一年就能在中国收入近亿元的专利录用费,是因为初期我们没有技术储备。 ”。 回想当时的情况,项目完成人、浙江能源集团副总经理朱松强仍然深有感触。

他把“好用”看得比什么都重

要点依托国家实验室和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在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持续支持下,浙江大学和浙江能源集团等机构组成的产学研用队伍,经过长时间的深入理论和试验研究,整体协同优化和智能控制的多污染物效率。 该系统克服了高效、高适应性、高可信和低价等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适应负荷和煤质变化的燃煤烟气多种污染物超低排放。

对比中国典型的多与杂煤质,团队构建了多活性中心催化剂,处理了燃烧用的多与杂石质和低负荷高效催化脱硝的课题。 开发的再生重整一体化技术,使再生重整后的催化剂活性恢复到新的催化剂水平,实现了失活催化剂的循环利用和功能化重整。 比较了静电场中微粒、三氧化硫的去除问题,小组开发了复合静电除尘设备和关键部件,处理了微粒去除效率低的问题。

要求20年,高翔也差不多跑遍了实验室和电厂的“两点一线”20年。 年春节,高翔队的许多成员都是在发电厂度过的。 成果成功应用于小型燃煤锅炉后,浙江能源集团嘉华电厂1000兆瓦在役燃煤机组实现示范应用后,更是辐射全国,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 燃煤机组实现超低排放后,污染物排放浓度与国家标准相比,二氧化硫下降83%,氮氧化物下降50%,颗粒物下降67%,推动了全球最大的清洁高效的煤电系统建设。

“作为科学研究的成果,我们更重视的是成果的应用落地。 ”。 总结20年来的研究历史,高翔比什么都重视“使用方便”。 岑法院士说:“做研究是比较国家的重大诉求,处理必须处理的问题,20年来这个团队很辛苦,但处理了实际问题比什么都重要。” 最近,“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了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多年来与烟灰打交道,高翔的白大褂虽然不干净,但他和团队努力研究了20年的事业,却干净了,把煤烧得更干净了,让我们的天空空更蓝了。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金黎平

像土豆一样深深地扎根

本报记者蒋建科

创新感想:做农业科学研究要像土豆一样,块茎深藏于土中,但地面平坦不奇怪,要不惜时间和精力,深入根部。 只有把农民纳入心中,双脚踏土,探索双手,才能取得重大突破,造福产业和社会。 我们将矢志不渝地继续为我国马铃薯产业的科技进步和农民增产增收而努力!

获奖项目早熟优质多抗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

可以在土豆、超市看到,可以在餐桌上吃。 说这个容貌不好的土豆也有来自大学的问题,可能很多人还不相信。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员金黎平率领科研团队进行了20多年来完成的“早熟高品质多抗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研究,获得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她领导创新,培育了7个新品种,获得了1个植物新品种权、2个国家的发明专利,制定了7个国家和领域的标准,从普通土豆询问了大学。

培育系列良种,推进我国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

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第一栽培大国,马铃薯又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烹饪兼用作物。 马铃薯适应性广、丰产性好、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在我国所有生态区域广泛栽培。

立项时,全国土豆面积约4300万亩,其中只有15%为早熟土豆,发展迅速空的时间较大。 但是,当时生产中只有3、4个宣传面积小的早熟品种,且缺乏高质量种薯,普遍发生病毒病退化,霜冻、病害严重,早熟区普遍用中熟品种替代栽培,产量低质量。

为此,金黎平率领自己的科研队伍,从10多个国家新引进1000多个资源,在国内收集1100多个资源,建立低温保留库,对这2200多个土豆种质资源的特点和遗传多样化进行了系统评价,创造了突破性育种材料 其中,中薯3号和中薯5号是适应性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内自主培育早熟品种。 中薯3号在耐瘠薄、每亩减少氮肥2/3的情况下,比对照品种增产70%。 中薯5号可以填补早熟品种的抗疫病空白,减少农药的采用,每亩节约农药价格30元左右。 中薯10号、中薯11号、中薯16号是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油炸食品加工专用新品种。 这些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宣传应用,推动了我国马铃薯品种的更新换代。

和农民一起行动时,不太容易分辨谁是农民,谁是科学家

从2008年开始,金黎平担任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从2008年开始担任农业部薯类综合性要点实验室主任,负责薯类生物学和遗传育种学科群的建设。

农业科学研究不仅周期长,而且需要经常下地。 每年3月底是贵州省威宁县马铃薯播种季节,小组成员按时来到农田地头,进行种薯解决、材料分类、区划划分、开沟播种。 在当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艰苦条件下,他们既要克服土地结块和不平土地的困难,又要在雨季到来前完成播种。 在夏季,每当土豆开花的季节,小组成员也会来到威宁育种基地,调查记录材料的生长情况。 金黎平的回忆说:“威宁的平均海拔超过2200米,紫外线照射特别强,我们在地里工作一天,皮肤就会剥落。” 到了秋天,到了土豆收获的季节,他们又出现在地里进行育种材料的收获、评价和贮藏。 威宁秋多雨,金黎平和同事只能在雨中收获,常常“晴天满头大汗,雨天一身泥巴”。

“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巡礼:革新英雄们这么说”

宁夏在进行技术服务和宣传期间,为了节约时间,金黎平和团队成员在固原山区经常拿着干燥的谷物在田头简单吃了几口,坐在地上休息一会儿,一直工作到晚上八九点,晚上没有休息,晚上科研 当地技术人员开玩笑说,金黎平队成员的脸晒得黑黑的,和农民一起工作时,不太容易分辨谁是农民,谁是科学家。

据统计,团队培育的新品种全国累计宣传7868.5万亩,使我国早熟马铃薯从650万亩增加到4000万亩,促进了马铃薯领域科技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李立浧

国家的需要是我一生的追求

本报记者喻思南

创新感想:刚工作的时候,我从一线电力工地的工人、技术人员做起。 虽然接触不到深厚的电力技术知识,但是学到了很多实践经验,这些对我将来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之后,不管我是负责某项技术事业,还是总工程师,还是组织特高压建设这个大项目,我都做得很好。 我认为把自己的事做好,做到极致才是专家。 这是我的心得,也是对青年的期待和鼓励。

获奖项目: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

“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获得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项目第一完成人、南方电网企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立浧院士自豪地表示:“研究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国家赋予我们电力人的使命,得到国家同意。”

虽说不在国外,我们也做不到,也做不到。

我国的能源资源和负荷极不平衡。 负荷主要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东部发达地区,能源资源主要是西部和中部,远程能源输送不可缺少。 电力传输是能源传输的核心,要实现大量远程电力传输,需要容量大、损耗低、经济性好的输电技术。

直流输电具有容量大、占地面积小、损耗低等显著优势,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 但是,在项目启动之前,中国的最高电压水平是±500千伏,多项技术必须从国外引进,一点点关键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

从±500千伏提高到±800千伏,电压等级提高1.6倍。 在国外没有做过,是否上涨,成为了争论的焦点之一。

“就算不在国外,我们也不能,也不能。 ”李立浧说。 没有现成的设备、工程经验、技术标准,没有相应的试验条件……科研团队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许多挑战。

以外的绝缘技术为例。 南方电网企业负责建设的±800千伏国家级示范工程云广(云南、广东)特高压跨越滇、桂、粤三省区,超长距离经过重污、高海拔、重观冰等诸多复杂环境,常规绝缘材料无法满足安全运行要求。

李立浧带队研究绝缘技术的理论和机理,展开详细论证,进行技术攻关,明确将以前流传的陶瓷绝缘材料替换为硅橡胶复合绝缘材料的方案,并在短短半年内提出了试验样品,特高

经过160多个项目单位的共同攻关,中国克服了设备研发、系统控制等一系列难题,世界上首次开发了13种73种主要电气设备,为世界能源互联提供了中国方案。

“特高压项目的成功,证明了我国能够突破前人未突破的技术障碍,创造出国外世界性公司未创造出的东西,极大地鼓舞了我国电力人的意志。 ”。 项目完成人、国家电网企业董事长舒印彪说。

舒印彪表示,特高压已经成为“中国创造”和“中国领先”的金色名片。 年和年,国家电网企业先后中标巴西美丽山一期、二期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实现了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标准、装备、工程总承包和运行管理的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输出。

50年的电力生涯,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

1968年参加工作人员,在电力领域耕作50年,李立浧主持并参加了我国几乎所有的特大型输电项目。 他参加并组织建设了中国第一条330千伏交流输电工程,第一条500千伏交流输电工程,第一条±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 我国第一条也参加和组织世界第一条±800千伏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国家的需要是我一生的追求。 ’回顾李立浧的电力事业生涯,这句话一直串供着。

清华大学毕业后,怀着“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豪情,写下志愿,坐上西行至兰州的列车,进入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建设局的输变电工程企业。

李立浧是我国电网建设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也是我国直流输电工程的第一开拓者之一,被电力工程界誉为我国“直流输电第一人”。 “李立浧院士对特高压的贡献,体现了我国电力工程技术人员追求科学和科技报国的精神。 ”。 舒印彪说。

面对荣誉,他心情平静。 “名誉对我来说不重要。 我想在有生之年尽可能多为国家,为实现电力支援人民的美好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 ”。

标题:“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巡礼:革新英雄们这么说”

地址:http://www.ok-sl.com/xwzx/13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