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8字,读完约5分钟

远舰遗迹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庄川黑岛老人石南海域。 2004年夏天,水下考古队根据资料线索和磁强计的探测数据,在这里发现了铁质沉船的残骸,估计经过了远舰。 为推进甲午沈舰系列的调查和研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年7~9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对该沉船点开展专项调查工作,为甲午北洋海军沈舰“经远舰, 这是继“致远舰”之后,我国水下考古事业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调查经过

这项调查工作从去年7月13日开始到9月26日,海上持续了约2个半月。 参加调查的水下考古队员除上述机构成员外,还聚集了海南、广东、福建、江苏、山东、湖北、天津等省市的19名人员,加上参观和协助,队伍达到26名。 并委托广州打捞局为专业潜水抽砂事业、上海漫拓深水装备技术开发有限企业提供水下三维声纳测量等服务。 调查采用“浙江奉662”甲板货船作为海上作业船,提供从事空期间、供电、潜水平台、起吊作业及生活住宿等需要,“中国考古01”船也到现场协助调查。

遗迹水深约10米,能见度差,长期不到半米,给水中的事业,特别是摄影事业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为了应对水下能见度不足、大范围遗址宏观表达困难等现状,调查工作利用多波束海测、三维图像、差分定位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次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工作目标是探索、定位和判断沉船的情况。 水下考古队利用多波束等仪器设备收集遗迹数据,通过数据比对和文件分析,结合潜水探测,找到了能够搜索、发现、确认“经远舰”准确位置并识别其身份的环状装甲带“铁甲堡”。 另外,根据舰体的姿势和倾斜推测,初步的评价舰体必须处于下凹状态。 第二阶段,工作目标是部分梳理确认沈舰身份,弄清沈舰的残留情况。 水下考古队在舰体中后段的右舷外壁进行排沙工作,相继暴露了舷窗、各种管道设施等舷侧舰体结构,各部件处于倒立状态,印证了早期舰体下凹的推断。 为了查明沉船的身份,水下考古队制定了专门的事业计划,开展了一系列水下考古工作。 终于在9月15日发现了深埋在海底面5.5米以下的“经远”舰名,为了木质的缩印物体挂在船的外壁上,证明了这艘沉没舰是甲午北洋水师的沈舰“经远舰”。 另外,水下考古队员在遗址清理中发掘木牌,清晰地盖上“经远”二字,也可以通过佐证判断沈舰身份。 工作结束前,考古队根据需要覆盖木质舰名,将被拔掉的舰体区域全部回填。 最后使用牺牲阳极在铁甲堡周边焊接锌块,延缓海水对铁舰的腐蚀。

“国家文物局披露:调查甲午海战沉舰"经远舰"始末”

舰体遗迹

进一步了解舰体长度和损伤情况,水下考古队将沿舰体艉部、艉部进行部分整理。 在艉部最前端发现了艉柱、锚链、舷门等遗迹。 在艉部和舰体周边发现了大量散落的钢铁部件,进而在舰体上发现了后期被盗和强拆时留下的痕迹,少量钢板被损坏变形,边缘被用力撕裂。

此次清淤发现的主要舰体遗迹如下。

铁甲堡遗址最明显的征兆是,出现在海床上,从前向后倾斜,前部铁甲堡高1.8米,后部逐渐沉入泥土中,全长约42米。 铁甲堡是“经远舰”最明显的标志,与“定远舰”的完全装甲带不同,由于设计时只考虑了水线附近的装甲,其形状:下部倾斜与弧形肋骨相接,上部略平,与平甲或穹顶甲板相接。 整个铁甲堡由最外部装甲、内部内衬和最里面钢板三部分组成,整体厚度达50厘米。 通过此次调查采用的水下三维声纳成像技术,可以清晰地看到铁甲堡在海上的全貌,以及下凹和内倾的迹象,这也是调查开始时推翻舰体的推测依据。

艉柱位于船体最前端,呈垂直状态,高近1米,暴露铁质,截面正三角形,边长20厘米,两侧边有沟,后可进入左、右两侧船壳排板。 左舷排板已经不存在,右舷排板绵延近5米(因翻倒而位于左侧),发现了锚链,吊在排板外。

排水管是向舰体外排水的管道,发现于左、右舷边缘,形制相同,圆形铁管,贴在舷侧板外,全高计65厘米,口径12厘米。 将喷嘴倒置朝上,在喷嘴上安装外弧保护罩,将喷嘴固定在中间。

上船的梯子呈右舷、木质、圆角长方形,长71、宽16厘米,用三个铆钉固定在壳体的排板上,梯子外端有两个小口,便于用手抓住。

的圆形、外框的铜质、铆钉固定在外壳排板上,内径24厘米,嵌入的玻璃完全保持住。 这个舷窗由艉部军官装在舱内,通过玻璃可以确认舱内堆积了细小的泥土。

煤屑口在右舷外,类似污水排放管,形状更大,是方形铁管,喷嘴长52,宽35厘米,发现喷嘴有更宽的保护盾。

“经远”铭牌木质、领奖金、楷书、字体大小52~57厘米,位于距字体中心5.5米深的泥土下,2字间隔1.2米,各字用一块木板“减薄”雕刻,随板边缘,从字体间的缝隙用铆钉铆在壳体上。

标题:“国家文物局披露:调查甲午海战沉舰"经远舰"始末”

地址:http://www.ok-sl.com/xwzx/13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