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755字,读完约14分钟

冰雪覆盖的地方也是金山银山

——来自黑龙江雪乡景区的报道

【深度调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满足最终诉求,提高产品质量,加快教育、幼儿发展、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文化旅游是拉动支出、扩大内需的重要推动力。 目前冰雪旅游又进入旺季,从11月15日开始,天气每天都很冷,但黑龙江雪乡的旅游每天都很暖和,春节前后的床位已经预订了空。 位于“深山老林”的小林场为什么这么“火爆”? 名不见经传的雪乡为什么能吸引数百万游客? 雪乡如何实现从第一产业“伐林”到第三产业“见林”的巨大转变? 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来到雪乡调查采访,寻找“冰雪也是金山银山”的“热能”。

从“怕雪”到“望雪”:冬天来雪乡看雪

过去,雪乡的人最怕雪。 大雪封山,当地人好几天出不去,生活很不方便,有时下雪,打不开门,所以邻居们互相挖雪,开门。 我现在最期待下雪。 下雪意味着游客来了,生意会好起来。 经营“雪乡第一家”民宿的刘清林针对的是今昔: 20世纪80年代,第一波来雪乡的是摄影爱好者,跑得最勤的摄影师一年来雪乡21次,他们住在刘家,被称为刘清林的父亲和哥哥道弟弟。 摄影师们总是“白吃白喝”,对不起。 刘家不好意思多收钱。 只要象征性地收钱,就这样开始接待客人,开了雪乡第一家家庭酒店。 从前三间客房到现在的24间客房,刘清林家接待了80名游客,共有9名员工。

像“雪乡第一家”这样的家庭旅馆,在雪乡500公顷的中心观光地有138处。 这些家庭旅馆大多沿着雪乡长150米、宽10米的主街道雪韵大街排列。 酒店屋顶的积雪像雪蘑菇、雪桌和雪蛋糕,白雪把这里装扮成银装素裹的世界。

雪乡景区位于黑龙江海林要点国有林管理局双峰林场,距离哈尔滨市约400公里。 雪乡的雪是自然的“恩赐之”,贝加尔湖的寒冷空空气与日本海温暖潮湿的气流在此交汇,形成了“夏无三日晴,冬雪林间”的罕见气候,雪量大,雪质粘

雪韵大街是雪乡最核心的区域,“全副武装”的游客不畏严寒在街上穿梭,有人三五成群地闲逛,有人自拍,有人骑着狗拉着犁体验,有的大人拖着坐滑雪板的孩子玩耍……

室外冰封,室内热气腾腾,雪乡室内外温差可达50℃。 普通家庭酒店房间,干净的白床单,大花布茶,独立卫生间,干净。 普通酒店开正牌,价格为每间360元左右,高档民宿价格为每间600元左右,景区高档酒店价格为每间1000元左右,周末和节日价格变动10%~30%。

“大炕上摆着酒桌,喝着傻乎乎的鸡菇大肉、大碗白酒”,生动地展示了雪乡特色美食和东北人的热情豪爽。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记录了“雪乡八大炖”的方法,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都很好吃。 在家庭酒店,游客可以选择40元的标准菜,也可以自己点特色东北菜。 菜价正好,分量大,一盘35元的饺子有28个。

“雪乡的雪好,回头客多”今年51岁的孙淑杰是雪乡客厅的老板,她的手机里储存着很多客人的微信,每到下雪季节都会收到客人的电话和新闻。 那个时候,她会去室外和客人录像,给对方录像,让游客说“等下雪了再来”。 在她看来,经营民宿接待游客是诚信的。

据统计,近期雪乡女游客较多,占60%以上。 游客第一大市场来自黑龙江和吉林省,第二大市场来自广东,其他游客大多来自浙江、江苏、贵州、湖南等省。 南方游客专门在温度最低的时候感受北方的寒冷,以对雪乡的热情,挑战严冬的极寒,体验不同于南方的气候和文化。

2 .从“苦寒之地”到“点雪成金”:在小林场吃“观光饭”

走进雪乡的厕所,温暖、干净、干净、无异味,一位50多岁的清洁工静静地站在池塘边,不时地擦掉客人洗手后留下的水渍,偶尔和客人说几句话。 她今年刚去雪乡当公共厕所清洁工,夫妻俩本来在林场工作,为了养活上外国大学的孩子,压力很大。 从林场工人到公共厕所清洁工,她都要和丈夫经历思想斗争,考虑自己的面子和周围人的看法。 “但是,厕所的工作人员必须有人做啊。 两个人轮流,一天工作7个小时,不怎么累。 不淋雨,有2000元以上的稳定收入。 ”闲谈中,记者听到她逐渐接受并适应了这项新工作,但最后一次听到她的名字时,她的脸上依然带着羞涩地说:“请叫我白姐姐。”

像姐姐一样,抛弃“身份”和“面子”,克服思想障碍,融入市场,坦然接受“公共厕所”的工作的人还有很多。 雪乡14个标准化厕所中有27个是来自林区的清洁工。 像姐姐一样从林业工人成为旅游服务员,改变观念,学习新技能,吃“旅游饭”的林区转职工人达到了5500人。

雪乡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林区转型的典范。 据说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电影《智取威虎山》让不知名的雪乡出名了,其实雪乡并不是“一发而红”,而是森林劳动者的转型,在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造,积累了20年,观

“雪乡所在的双峰林场,雪大、路远、海拔高、山多,生产生活环境艰苦。 ”。 黑龙江省海林要点国有林管理局局长刘书宾讲述了雪乡的历史:从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到年商业性木材的全面采伐,原本靠“砍林”生活的林场断绝了生路。 为了应对“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的难题,林场必须加快向“看林”的转变,保护生态,快速发展旅游产业。 但是,冰和天空的雪并不是自动变成金山银山,需要精心培育。 因此,雪乡不断探索创新,不断变化,努力跟上时代,适应市场。

过去,东北人有“猫冬”的习性,但现在的冬天是雪乡人最忙碌的季节。 许多辛勤的林业工人是“身兼数职”:白天在家庭酒店上班,晚上参加老年秧歌队,再赚20元。 旅行季节结束后,春天植树,上山采集蔬菜,进行腌渍和速冻,为冬天做准备。 夏天摘水果,秋天摘蘑菇,这些东西冬天卖,让游客尝尝“森林的味道”。

不仅中老年林业工人有了新的工作岗位,雪乡还吸引了年轻人的回归。 21岁的任建鹏从哈尔滨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赶上了景区的马“智慧景区管理系统”,他正好“有助于学习”。 他告诉记者,该系统是国内景区中最先进的,游客可以在网上用身份证预订115元的门票,到达景区山门后,只需3秒钟就可以洗脸进入景区。

林场原有的生产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但在变化中深深地打上了林场的烙印,将雪乡特有的森工文化和组织特征继承到了新的市场机制中。 例如,其他景区困难的统一配送和标准化服务,雪乡已经解决。 通过建立统一的现代化清洗中心和配送中心,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比较有效地保证了质量。

在刘书宾的指导下,记者走进清洗中心,看到5台大型洗衣机呼啸而过,随着墙壁的流动,工人正在统一清洗消毒景区的所有床单。 必要时,民宿每个房间2~3人,布草必须按客人更换。 另一条冲洗线是将景区所有餐具清洗、消毒、打包,促进景区标准化建设,提高景区饮食、住宿卫生标准要求。 进入配送中心,货架上有粮食、食用菌、保健品、蜂产品、坚果、休闲食品、饮料、畜牧及水产9种产品,商品齐全,平价出售。

雪乡的管理还吸取了很多在原林区积累的好方法。 在优势矛盾最激烈的展位分配中,使用林场木材采购中的“暗标”机制后,一切井然有序,优势各方都是口服的。 控制景区内的物价,海林局建设的“雪乡民俗旅馆”起到“蓄水池”和“稳定器”的作用。 有林区特色的雪乡民俗酒店11栋,可容纳1500人入住,标准间580元。 在大食堂餐厅,10米以上长的原木作为前台,可以容纳400人吃饭。 这样的规模和服务标准是其他家庭酒店的基准,起到了抑制物价的作用。

经过这几年的探索,旅游逐渐成为雪乡的主导产业,雪乡也从“苦寒之地”实现了“点雪成金”,从一个不知名的小林场迅速发展成了知名的景区。 黑龙江海林要点国有林管理局党委推进部部长崔玉华介绍说,从年到年,雪乡接待游客302万人,年均增长28%。 的旅游总产值为25.47亿元,年均增长49%。

3 .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成长中新的烦恼

今年,雪乡开始迎接客人。 创新行动是规范价格,所有费用明码标价。 但是,价格一公布,就有人将“最高限价”误认为“实际价格”,指责为“明码宰客”,使雪乡陷入舆论漩涡。 记者来到雪乡,观看广场上的大电子显示屏,除播出当天的日出时间、温度、游客观察几个事项外,还按原价公布了餐饮价格标准。 在各大酒店,从住宿到餐饮,到各个景区的票价和游乐设施价格,都张贴在醒目的位置上。 店前挂着“评价系统”的二维码卡,游客可以进行监督评价。 雪乡又提出“先行赔偿”,消除游客的疑虑。 在网上也可以知道雪乡的成本,正在努力用透明性重新获得信任。

雪乡最大的看点是这个地方“独一无二”的雪,最大的矛盾是这个地方无法改变空之间的限制,仅138家家庭酒店,就共计13987张床位,每天有2万名游客达到饱和极限,5万名游客。 “因此,今年雪乡开通了‘智力旅行系统’,正确地知道了新闻。 》黑龙江森工森林旅游集团董事长沈广春确定,游客达到1.2万人次后,系统将提前报警,科学决策,不再售票,防止“人满为患”。

迅速跃进的知名度、蜂拥而至的游客,让雪乡人望尘莫及,无暇扩充空间和完整的设施,公共服务和景区管理上的软肋也开始出现。 由此可见,“黑色导游”、“不合理低价团”等旅游市场常见的混乱,开始侵袭这片雪白的雪地,一点点游客对服务质量不好、价格高的诉求,让雪乡受到了舆论的追捧。

“雪乡最初是林场,雪乡最大的优势是旅游服务工人多是林业工人的转型,最大的难点也在这里。 伐木工、营林工等林业劳动者变身为民宿经营者,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都是巨大的挑战,这样的问题不可避免。” 沈广春总结说,雪乡旅游粗放、细致不足,产品多样性和服务精细化尚未达到客户诉求。

从家庭旅馆的名字可以看出南北的不同。 南方的民宿大多是富有诗意和精致的名字。 雪乡的家庭旅馆大多用了上司自己的名字。 刘明文家居酒店、梁富强家居酒店、周大姐姐家居酒店、杜运生家居酒店等,都很简单直接。 甚至美丽的神圣雪山也被称为“大秃子山”,粗放而滑稽。

“深山雪乡的建筑维护价很高,雪乡景区的酒店需要支付周围林区两倍的取暖费,每月几千元,年取暖费达到4万元。 ”沈广春坦言,雪乡景区是林场通过自身积累略有改善的,整个景区配套和等级与现代化景区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优化和完整性。

“雪乡的管理者和大部分人都很重视雪乡。 正在努力使雪乡成为更规范的景区。 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突破瓶颈”龙江森工集团有限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坤说:“游客要远道来雪乡,看美景,人生地不好,我们要加强服务,来雪乡。” 最近,雪乡列举了18个问题清单,从摊位的设置到灯光的布置,从秧歌队的服装到篝火晚会的节目,从厕所的信到无障碍设施,从旅行巴士的停车到导游的讲解,整顿一切,让游客体验更好,更美丽

4 .从“景区”到“全境”:推进旅游延长

2008年冬天,6名台湾大学生来雪乡的途中,钱包丢了,到雪乡后只剩下100元。 在这种情况下,雪乡客栈老板不仅为这些大学生免费提供住宿,还联系了回哈尔滨的车,拿出了600元现金作为他们的返程路费。 大学生们感受到了雪中送炭的温暖,在这样的小山谷里遇到了真诚亲切的林区人,非常感动。 从那以后,这6名大学生一直和雪乡人保持联系,推荐了很多台湾的新游客。

“冰雪之旅不仅是欣赏自然风景,更是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 旅游服务不仅做好硬件设施,也做好软件文案,展示森工朴素豪放的美,丰富游客的精神文化体验。 ”。 李坤认为,从前看树,后看树,左右看树,中间的路,游客的再旅行率必然很低。 生态旅游积淀深厚的文化,冰雪旅游要挖掘森工文化,引起游客情感的共鸣,进一步赢得游客的信任和声誉。

在雪乡景区,灰色的老房子用塑料布包防风保暖。 与其他装修精巧的家庭旅馆相比,似乎“格格不入”。 不做民宿,不开餐厅,不开店,还有森林工人自己住。 用木柴取暖,有煮饭的“俗气”,保留着当时最初的样子。 李坤说:“我们尊重森林工人自己的选择,保存这座老房子,就是保存历史文化,保存生活习惯。 ”。

当时,森林工人们不畏严寒、战天斗地,为国家的快速发展建设贡献了木材。 “当前,森工集团要自主转型创新,20多万人一起进入市场”李坤绘制了《路线图》:森工改革一方面是生态公益板块,承担着天然林保护的责任。 另一方面,在商业板块,林区占黑龙江生态旅游资源的76.4%,主要是生态旅游和冰雪旅游,亚布力和雪乡是冰雪产业的领头羊,林区木材被切割后,员工要调动分流,扩大就业开拓新的道路。

目前,河北张家口、吉林长白山、内蒙古阿尔山等地正在快速发展冰雪旅游,冰雪产业已成长为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冰雪成为金山银山。 中国旅游研究院对宋子千的拆解分析表明,冰雪景区面临的共性问题是如何减缓扩张、延伸旅游产业链,为景区注入持续快速的发展能力。 他建议雪乡旅游也要加强规划,以雪乡冰雪旅游开发为核心,与周边其他景点联动,挖掘夏季康养,快速发展四季旅游,延长雪乡旅游。

空之间,在雪乡科学的扩张升级上下了功夫,核心区“减法”,全球巡演“加法”。 贯穿雪乡和亚布力景区,保护沿线生态资源,快速发展冰雪画廊、大雪谷景区、亚雪站栈等景区,提高雪乡全境旅游新质量。

在时间上,必须扩大创新。 目前,雪乡的经营期只有120天左右,其余时间基本处于停业状态,实际上雪乡夏季生态条件非常优越,可以快速发展避暑、康养、森林亲子等主题旅游,缓解目前冬季单季经营的收入压力。 丰富周边各景区“四季型”旅游项目,充分利用旅游淡季闲置资产,从带线、线到面,创造“大雪乡”全域旅游快速发展的新格局。

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通过雪乡吸引游客,其他林场为雪乡举办旅游配套,迅速发展种植、养殖、林下经济等产业,销售黑木耳、蘑菇、沙棘汁、蓝莓汁等东北特色产品。 以林区的红松松脂木为例,这些木材本来是被林区的人划着“油窖”和火柴燃烧的,近年来被开发为工艺品,取名“北沉香”,被工艺美术师雕刻为手串和工艺品,废弃为宝,价格翻倍。

雪乡旅游收入从过去单纯的门票收入迅速发展为现在的“吃、住、旅游、购买、娱乐”的综合经营,未来将转向“商、养、校、闲、情、奇”各方面的经营。 李坤相信,只有珍惜雪乡的企业品牌,全力培育雪乡产业,才能实现雪乡旅游业“兴一业带全球、兴一业旺百业”转型的快速发展目标。

(本报记者张玉玲鲁元珍刘文嘉赵洪波张士英)

标题:“雪乡旅游调查:从“苦寒之地”到“点雪成金””

地址:http://www.ok-sl.com/xwzx/13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