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36字,读完约5分钟

中原携手追逐梦想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以前就流传着体育会民族大联欢活动的侧记

光明日报记者丁艳

9月12日,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黄河南岸炎黄广场南侧的邙山山顶上,巍峨的炎黄二帝头像静静矗立。 在炎黄二帝巨像下面的广阔地方种植松柏,中间有一座8100平方米的3层祭坛。 祭坛用浮雕装饰,每块浮雕巨石边长2米,刻有56个民族的图腾、吉祥物,意味着各民族都是同一个炎黄子孙。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以前就在这里举行了体育会民族大联欢活动。

56个民族聚集在母亲的河边

有朋自远方来,钟鼓乐之、笙瑟友之、茶杯属之。 民族联欢当天,大旗如云展开,盘鼓震天,1953人组成的鼓阵和旗阵在黄河南岸排起1953米远的56名黄河汉击鼓,56名少女跳古风舞,夹道迎接,56名少女手持柳枝 踏上三楼的祭坛,300名少年在笙、瑟、编钟等古乐声中宣读了欢迎词,向嘉宾敬礼。

越过祭坛,喝茶的老人、喝茶的女人、添茶的男人,代表中原的男女老少、家乡,捧着黄河水泡出来的毛尖茶,用中原特色的香茶献上远道而来的兄弟姐妹。

“迎接客人的鼓声鼓舞了我们,振奋了我们”甘肃代表团的藏族教练最初多次来到郑州,但第一次看到融合河南当地文化的待客礼,兴奋地用手机记录了炒茶、煮茶等过程,期待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原文化

据介绍,“礼”为尊、“乐”为谐、民族联欢的迎宾仪式体现了中华文明中的秩序与和谐理念,象征着民族运动会是和谐、团结的盛会。

万各族兄弟姐妹大联欢

随着民族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以前体育大会组委会副主席郭卫平宣布民族大联欢活动开始,56根丝带从几米高的山上垂下,巨大徽章升起,民族大联欢文艺演出拉开帷幕。

文艺演出分为“中华民族全家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活动主题,分为“郑州欢舞迎客来”、“山海欢歌乐交融”、“家国欢笑共筑梦”三个章节,各民族欢聚,携手共创中国梦欢乐的情景。

马头琴伴随着喊麦的声音,蒙古族的歌曲《美丽的草原》带着观众到广阔的草原,闻到青草的幽香,聆听历史的深厚呼唤。 壮族天琴《歌唱天谣》清脆悠扬,让古老的民族艺术焕发出年轻的生命力。 回族男女歌唱《花与少年》的欢乐歌声响彻黄河南岸。 维吾尔族姑娘的年轻人旋转着“快乐的舞步”,青春美丽的身影沉醉其中,自由奔放的热情沸腾了全场。 高原人来自三江之源大美玉树,他们用原生态以前传来的歌舞《炽舞飞扬》展现了新时期最乐观洒脱的生命形态。

“石榴红了,红红的笑容升起。 石榴红了,醉得房子红了。 石榴结了种子,融为一体。 ”56名5-6岁的儿童,穿着56套以红色为基调的各民族服装,在舞台上深情歌唱“石榴红了”,各民族如石榴籽般紧紧拥抱,代表着56个民族团结友谊世代相传、永恒的深厚内涵

现场可以看到文艺演出的大型舞台,全面利用黄河岸边错位的水平,将“扩展表演区”放在观众中间,观众区半分包围绕表演平台,演员与观众联欢,营造出“幕天席地”的联欢场面。 公演的最后,各民族的兄弟姐妹手拉着手跳着快乐的舞,在台下变成了快乐的大海。

“大家一起唱歌跳舞,痛感56个民族家庭是父母。 我很高兴,快要流泪了。 ’青海藏族选手罗琳娜兴奋地说。

省代表团为河南赞扬

炎黄广场两侧有2500张长桌,建有两张长达200米的长桌,形成“连桌席”,天花板上分别绘有龙、凤图案,凸显“龙凤呈祥”的文化概念,炎黄广场上龙一凤盘旋

之后的游园活动有南、北两条路线。 北线通往黄河岸边,沿途可以近距离体验中原民俗社火风情、杂技百戏的精彩趣味和国家级、省级非遗文化风采,在黄河边的艺术装置前做纪念。 沿着南线上山,到达育广场、碑文等文化景点,看戏听歌,看看武林功夫,体验魔术交流。

古风泥土咕咕、奇巧秀丽的唐三彩、灵动逼真的皮影戏、青素典雅的汝瓷、特色鲜明的年画……民族大联欢当天,100多位河南无形文化遗产项目传承者携54个非遗项目亮相,彰显中原以前传承的文化魅力

“今天的游乐园活动很有兴趣,互动性很强,可以了解很多中原文化。 ”青海土族选手索长国一边说一边展现了自己“打卡”的成果,掩饰不住兴奋。

另外,互动游戏体验包括“5g”体验,在观山河、机器人志愿者“中”、vr实景飞跃黄河、ar换装摄影体验、“黄河文化”隧道等科技体验项目吸引各族同胞前来互动。

“虽然是中秋佳节,但是在这里过节也不感到孤独。 我们来到河南,就像回到了家一样。 ”。 伊巴古丽·阿布都热扎克说,与2003年第一次来郑州相比,郑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更加现代化,整个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河南省委负责人表示,以“古”闻名的河南省,举行了以“新”出彩、各民族大团结、展现中原出彩形象的体育盛会,是一亿河南人民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14日03版)

标题:“欢聚中原 携手逐梦”

地址:http://www.ok-sl.com/xwzx/12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