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11字,读完约7分钟

原题:最容易引起模仿自杀的信息报道,有那些特征?

连日来,“韩国女演员崔雪莉自杀”、“云南李心草意外溺亡”成为媒体关注和公众话题。 专业媒体机构和新媒体军队正从各自的立场进行跟进报道。 但是,报道自杀时必须谨慎,失当的操作可能会导致“模仿性自杀”。 关注自杀案例时,必须注意什么?

报道失实,引起“模仿性自杀”

“模仿自杀”( copycat suicide )在学术上也被称为自杀的“凝聚效应”。 研究表明,不恰当的报道会增加易感人群的模仿性自杀行为。 媒体反复报道,引起轰动后,自杀的风险往往会增加。

年,深圳发生的“富士康十连跳”是典型的模仿自杀。

心理学家paul surgenor认为,名人自杀后,粉丝群体常常集体悲伤,开始纪念已故名人的活动。 这种近乎崇拜的方法对有轻生想法的人没有好处,会给人“死比活更幸福”的错误认识。

年8月罗宾·威廉姆斯( robin williams )去世后的几个月里,自杀率比预期高了近10%。 威廉姆斯采用的自杀方法上升了32%。

年6月,在媒体报道kate spade自杀的两天后,著名的美食anthony bourdain用同样的方法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作为舆论的守望者,媒体准确报道自杀案例将促进对自杀问题的理解和反思。 在进行报道时,媒体从业者可以自觉思考:如何将可能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对公众的正面价值达到最大?

报道自杀时需要注意什么?

01报道复印件

以下三个事实是自杀报道的要点。

事实

来源

自杀者的身份

a 尸体的处置

警察、法医学、尸检报告、医院、亲属、朋友

自杀的做法

a 死因

的FTP服务器连接设置。 自杀现场(死者怎么被发现的)

警察和目击者

自杀动机

a 遗嘱

的FTP服务器连接设置。 亲属、医生、朋友的话

警察、亲属、朋友、医生

判定自杀:

警方的正式报道是判断是否有人死于自杀的依据。 在警察结束调查之前,报道只写了“有人被发现死亡”。

自杀方式:

一般只能粗略地说明。 报道不应详细描述自杀方式,如何实施自杀的新闻正在传播。 例如,毒药和药品的名称不能使用,只能写为“服毒”和“吃药”。 另外,省略血淋淋的详细情况。

自杀动机:

在发表遗嘱的复印件之前,必须征得同意,进行家属的心理干预。 记者不能拼凑自杀者生病、财务危机、感情挫折等事实,得出这些是自杀动机的结论。 如果动机来自自杀者遗嘱或亲属陈述的确定可靠的证据,记者可以在报道中采用它们。

02新闻语言

不这样做

请这样做

吸引标题,追求高耸化(如惊叹体)的语言。 用文章渲染,煽情叙述的方法。

传达慎重的用语、理性的陈述和事实。

“广泛流行”“发展迅速”等强势副词描述了自杀

调查疾病控制中心的最新数据。 采用“增加”、“上升”等中性词。

定义“成功”“未成功”“未遂”等自杀。

“死于自杀”“断绝了生命”的表现形式。

使用“n连跳”的标题和说法,夸大某地区发生的自杀事件的数量。

采用准确的统计数据,不把事件地点定位为所谓的“自杀胜地”。

将自杀分类为“无法说明”或“没有征兆”。

尽量囊括“警报信号”和“应对措施”。

将自杀事件作为迷离性、故事性强的悬案进行报道。

尊重受害者,将自杀作为公共卫生问题进行报道。

03报道图像

采用图像时,尽量采用死者的生活照片。 详细报道现场的惨状,刊登死者的遗像、遗书。 排版时尽量缩小篇幅,不要太显眼。

2019年4月,因“上海男孩跳桥身亡”,一则略有失当的报道引发业界批评。 该信息是在“直播德阳”官方账号发布自杀现场视频后,由权威媒体头条号转发,推动了舆论发酵。 在这期间,也有很多报道使用视频展示当事人振奋人心的影像。

在媒体博学详细地报道自杀详情的时候,实际上观察力至上主义取代了社会公共利益至上主义。

04报道的方向性

尊重死者和家人的意愿,不炒作自杀案例。

死亡对家庭和社会来说是悲剧。 过分“发掘”和夸大自杀案例是对死者和家人的不敬,容易伤害家人的心理。

面对这种特殊的、潜在的具有示范效应的信息,在报道和讨论时,不应选择事件发生的极端部分,而应尽量情节完整、全面。 必须报道事件发生的全貌,不要过度解读。 为了避免因不恰当的报道而导致模仿,将重点放在教育、警告、救济等方面。

学者认为,最容易引起模仿自杀的信息报道具有详细报道自杀做法的特点。 将自杀原因简单化,忽略自杀者生前长期存在心理不健康问题的自杀者知名度较高,社会影响较大的自杀者会被误认为带来利益等。

关注自杀问题,不轻易造成自杀。

在议题的构建上,应该从“自杀事件”导向“自杀问题”,进行专业、理性的报道。

年,在富士康事件的报道中,一点点的媒体被彻底调查之前,主观上把自杀归因于“工人的低人权”、“富士康的军事化管理”、“员工工作压力大”等问题。

2019年4月,在“上海男孩跳桥身亡”的报道中,转载了权威媒体官方微信的新媒体文案。 这篇文章简述了背景后,笔锋一变,脱离事情本身,开始谈论父母的教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含蓄自杀的原因是家庭教育有问题。

自杀的原因一般多种多样,涉及个体生理和心理、家庭、小环境、大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 媒体不要轻易以“自杀问题”为原因。 请不要在报道中含蓄。 例如,失业、离婚、失去亲人等单一事情会导致自杀,不能将矛头指向某个人或机构。 这很容易给公众带来太简化的理解。 应该提到与自杀相关的更广泛的问题,如酒精滥用、精神健康问题等。

重视众多发信源,凝聚传播专业力量。

在新闻来源的选择上,媒体经常引用警察和自杀者亲属的话,只能得出表层事实和对自杀原因的常识推测。 为了发掘自杀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记者可以咨询相关心理学、社会学及自杀研究专家,进行深入分析,使公众对自杀问题的思考上升:社会是否存在心理疏导机制、个人、家庭应该如何应对等。

05求新闻

很多人在自杀前都会表现出相应的征兆,下面的“报警信号和应对措施”部分可以纳入报道中,还可以附上心理健康热线、援助机构等求助方法。

警报信号及应对措施

如果你认识的人表现出这些迹象:

应该做什么?

有想死的想法

寻找自杀的方法

感觉没有希望也没有目标

陷入难以忍受的痛苦

感觉对别人来说是负担

酒精和药物的摄取量增加

行为焦虑,不顾后果

睡过头或睡过头

远离交际和孤独感

表露强烈的愤怒和怨恨

情绪起伏很大

给予陪伴,不要让ta一个人。

拿酒精、药物、可能用于自杀的东西。

拨打北京心理危机研究干预中心8008101117等自杀咨询热线。

带着ta向医疗/心理专家求助

注:这些迹象越多,自杀的风险就越高。 这些迹象与自杀有关,但可能不是自杀的原因。

结语

现在,在网络环境中,即使身体死亡,热点的事情也有可能多次重演。 媒体从业者应该具有信息专业主义,用科学的方法报道自杀事件,帮助人们建立对“自杀问题”的正确认识,让有什么自杀想法的人改变消极想法,寻求外部帮助。

标题:“最易引起模仿性自杀的信息报道 有那些特征?”

地址:http://www.ok-sl.com/xwzx/12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