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1字,读完约4分钟

吉隆坡9月14日电题:张吉安:乡音考古留下《百年祖歌》

记者陈悦

在马来西亚,张吉安被称为“乡音考古工作者”。 十年来,他为400多位长辈留下了他们记忆中的中国原乡歌谣、戏曲、谚语和童谣。 他说,如果没有愿意从事收集和记录工作的人,许多乡音可能会随着长辈的去世而封在时间里。

在马来西亚北部吉打州的农村长大的张吉安,祖母和祖母都住在中国广东。 张吉安小时候祖籍潮州揭阳的外婆和祖籍顺德的外婆会和他说家乡方言,有时会带他去看潮剧等戏曲表演。 这给张吉安从小到大的《乡音》带来了有趣的事情。

2003年左右,张吉安的祖母和祖母相继去世,留下了很多专辑和戏曲唱片。 带着对长辈的怀念,张吉安开始浏览这些遗物,教许多老年人读歌本和戏文中不熟悉的词,“从这里开始了乡音的考古”。

2005年,张吉安进入马来西亚电台事业,开设乡音专栏节目,从此,《乡音考古》从有趣变成了他的正式事业。

他主持的地方之音节目被许多长辈听得入迷,许多长辈专门打电话给他提供线索,让他了解越来越多特殊地方的声音,采集地方声音的范围也扩大到了全马各地。

张吉安说,采集乡音不仅仅是找到长辈进行录音。 一般来说,每次接触老年人,他都要和他们整天交谈,从老年人的祖先,从他们或他们的祖先南下南洋的过程说起。 张吉安说:“毕竟,歌谣等乡音本身一定要延伸到歌唱者的个人背景,问得越多,老人们就记住越多的歌谣。” 张吉安有时计划采集一两首歌谣,聊了几个小时,他说:“可以收集10首以上的歌。”

录音采集只是乡音考古的第一步。 在录制的歌谣、戏曲中,很多连方言张吉安也听不懂。 他有时会向各地会馆的长辈求教,用方言词典一个字一个字对照寻找。

“这就是乡音考古的意义! ”张吉安说,这些录制的歌谣戏曲,很多人不熟悉,马来西亚华人很少被采用,与中国国内目前的表现方法不太一样。 而且每次都认识陌生的词语,在张吉安,似乎都会保存下一件珍贵的古董。

他答应给一位老人采集乡音,但由于各种原因推迟了一年也没有实现。 有一天,老人的孩子联系了张吉安,告知老人生病了,但还能说话,希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自己家乡的声音。 张吉安很快赶到,知道了陪伴他从家乡到马来西亚的潮州歌集的许多年。 老人不久就去世了。 “我感谢最终完成了老人文化记忆的传承。 ”

张吉安采集的乡音覆盖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其中有摇篮曲、番歌、卖唱等歌谣、童谣。 也有民间谚语。 顺口。 也有潮剧、粤剧、南音、歌剧等民间曲艺。 还包括婚庆音乐、宗教仪式音乐、歌曲等。 渐渐地,他的收集事业从乡音扩展到了戏剧班演员的手抄本、剩下的行头、华侨批、从中国带来的手抄本和木鱼书等。

去年,张吉安把自己多年的工作整理成了《乡音考古:探寻土地的百年祖歌》一书。 他说,中华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文化和乡音,在马来西亚得到了更好的保存。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很多年轻人也不知道乡村的声音了。 他想通过自己的急救和记录,帮助年轻人继承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

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中国-东盟商务协会总会副会长吴恒灿最近专门主持了文化交流会,请张吉安讲述了他的《百年祖歌》。 吴恒翠说,马来西亚华人来自中国许多省份,相应地留下了各地的乡音。 在中国人社会的交流活动中,普通话的交流越来越多了,但是在家庭内部、同乡之间,很多人习惯了方言的乡音交流,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亲近感。 他说:“乡音可以说是海外华人文化基因的重要认可,也是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承的脐带之一。” 他说,乡音的留存、收集是马来西亚华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完)

标题:“张吉安:用“乡音考古”保留“百年祖歌””

地址:http://www.ok-sl.com/xwzx/11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