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4字,读完约3分钟

右边中央有德国人高尔特·格罗宁所发现的明信片。

戈特格罗宁向同行们讲述了他和明信片的故事。 半岛记者刘姮通讯员贺金嘉

前几天,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的明信片陈列橱突然打开。 我看到馆长贺金嘉戴着专用手套,小心翼翼地从馆藏的一排明信片中,拿出用德语写的明信片,出现在德国朋友面前。 博物馆的展览箱为什么破例打开? 这张明信片的背后有什么故事? 我从半岛的记者那里详细听说了。

去年年底,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 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开馆以来,馆内珍藏的1800多件文化财产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参观者。 今年9月,馆内迎来了特殊的德国客人——国际园艺学会城市园艺风景园林委员会主席、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教授戈特·格罗宁。

“这位德国教授看得很仔细,当天早上9点,他在陪同人员的陪同下带他去了馆。 ”。 青岛一战遗迹博物馆馆长贺金嘉详细看了馆内所有文物、所有资料,回忆道,翻译和交流一直持续到吃午饭的时间。 午饭后,他又开始详细参观。

在如此仔细地观看和讲解中,在明信片的展台前,格罗宁教授的眼球长时间停留在明信片上,他近距离地看着各自的笔触。 突然,他指着这张明信片,表情非常兴奋,继续翻译和对话。

贺金嘉说:“我们不擅长德语,但光是老人的表情,就觉得他好像发现了什么有意义的事件。” 通过翻译说明,他们知道了这张明信片上的签名是那个家族的长辈。

“据翻译,明信片的发信人是德国人祖父那一代的老人,100年前参军,跟随德国东亚舰队在青岛驻扎期间寄的明信片。 绕道,从青岛寄来的这张明信片又回到了那个目的地。 ”。 金嘉表示,他们根据翻译的转述,明信片是当时寄给德国园林设计师的,他参与了德占青岛时代的城市规划,与其相关的文物很可能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应格罗宁教授的请求,接到指示后,博物馆在采取相应文物保护措施的基础上,打开了异乎寻常的储物柜,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到了这一百年前的新闻,这成为了开头打开展柜的场景。

随后,格罗宁教授回国后特意查阅相关资料,提供给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进一步丰富博物馆的收藏资料,还想就德占时期的青岛城市规划进行进一步的学术交流。

据说现在青岛一战遗迹博物馆的藏书明信片有500张。 贺嘉说,越来越多的人理解馆里文物背后的故事,并欢迎捐赠者捐赠见证岁月的旧物。 信息推荐

多州议会选举重新描绘了德国政治光谱新华社记者张远任珂

德国东部图林根州27日举行了议会选举,左翼党和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举党以30%以上和23.4%以上的得票率占据前两位,德国总理默克...

标题:“一张明信片再续异国情缘 在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一位德国人找到了百年前祖

地址:http://www.ok-sl.com/ozdt/4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