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4字,读完约4分钟

明清时期,小说、歌舞、戏曲等各类民间文艺发展极为迅速。 晋之大地名人辈出,功绩卓着。

罗贯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专门从事小说创作的作家

文学兴盛的象征首推罗贯中及其名着《三国演义》。 罗贯中(约1330—约1400 )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太原人。 帮助与施耐庵师徒相称的抄写,还参与了《水浒传》的写作。 明朝建立后,罗贯中放弃了进入官场的机会,专心于创作,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专门从事小说创作的作家。 其着作很多,传世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和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传说他还写了《十七史通俗演义》。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后期的作品。 这本古典文学名着根据陈寿《三国志》提供的历史线索和人物,吸收了博采裴松之对《三国志》的补缺、备异、矫正、论辩中留下的大量珍贵史料,从西晋到元吸收了千多年民间传说的丰富营养,形象于东汉中平元年。 罗贯中把我国章回体小说推向了成熟阶段。 他的伟大成就,成为了中国文学、世界文学宝库的宝贵财富。 《三国演义》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更是妇孺皆知,被翻译成十多个国家的复制品,迷倒世界各国人民,被誉为“真正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文化山西:明清时期,山西的民间艺术有那些?”

山西是中国北方戏曲艺术的发源地之一。 明代以后,山西地区除了元杂剧外,还出现了以蒲剧、晋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等“四大梆子戏”为主的各种地方剧种。

1、蒲剧:

蒲剧因兴起于山西南部的蒲州(今运城永济),被称为蒲州梆子、“乱弹”等,流传于山西、陕西、河南、甘肃、青海等地。 其优势是“言辞奔放,河曲野翻唱,生旦净丑有别,悲壮激越声流畅”。 在蒲剧艺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许多优秀的剧目和演员,如临活人郭宝臣( 1856—1918 ),世间有其“声满天飞”“字不响”、“慷慨悲壮的雄风”。

2、晋剧:

晋剧出生在山西中部地区,很活跃,也叫“中路梆子”,也叫“山西梆子”。 晋剧是在蒲剧北上后,吸收中部地区祁太秧歌和汾孝干板秧歌等艺术形式的调子和打击乐器等表演元素而形成的,在声音、演唱口等方面进行了改良,形成了高亢委婉的风格。 清中后期,晋商的迅速发展使晋剧沿着商路向外迅速发展,并在蒙冀陕甘宁青等地广泛流传。

3、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因在山西北部地区从事形成和主要活动而得名,在省内被称为“北路戏”和“上路调”。 早期北路梆子和晋剧一样,是蒲剧北上与当地语言和民间艺术融合迅速发展形成的新剧种,以其舒展刚健的风格为特色。 北路梆子形成时间为明末左右,流传于晋北、内蒙古及河北张家口、蔚县等地。 从清咸丰年间到20世纪30年代,是北路梆子的鼎盛时期,班社众多,名家辈出。

4、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出生于晋东南古上党地区,因传播第一流而得名,当地称为“大戏”,晋南称为“东府戏”,河北邯郸一带称为“泽州调”或“上党宫调”。 关于上党梆子的起源也被认为是受蒲剧的影响,形成于清初泽州(今晋城市)。 虽然是梆子,但实际上是合昆曲、梆子、罗腔、卷戏、皮黄等5种声腔为一体的新剧种。 上党梆子兴盛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影响分布在河北、山东等地。 在其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上党梆子在晋城形成了委婉纤细秀丽的“州底”派,在长治形成了孔武雄健、气魄豪爽的“潟府”派。

多种多样的其他民间艺术

山西地域南北狭长,各地语言千调万调,民间艺术品种繁多。 其中,流传至今的古老锣鼓杂剧、晋北的“比赛戏”和“玩弄孩子”等,成为早期中国戏曲艺术原生形态的代表。 此外还有十几种地方说唱歌手、地方道情、上党落子、晋南眉户等各种民间小戏种。 广泛流传于山西各地的秧歌戏地域性极强,是种类最多的戏曲家。 这些都是清中叶以来在农村演唱的小曲、歌舞等踩着街头秧歌演化而成的戏曲剧种。 种类很多,如晋中秧歌、太原秧歌、沁源秧歌、壶关秧歌、襄垣秧歌、武乡秧歌、秧歌、介休干板秧歌等。 山西还有很多民间舞蹈。 它们同样源远流长,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其中有花鼓、旋转鼓、扇鼓、威风锣鼓、齿鼓、狮子舞、龙舞等。 戏曲、歌舞艺术是山西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中最具特色、乡土气息最浓厚、表达寓意最丰富的形式,与生产、生活结合极为紧密,是人民群众在长期农业生产生活过程中探索和创造的。

“文化山西:明清时期,山西的民间艺术有那些?”

:秦彦龙

标题:“文化山西:明清时期,山西的民间艺术有那些?”

地址:http://www.ok-sl.com/xwzx/11853.html